北投旅遊封面-1

發思古之幽情,暢遊女巫故鄉-北投景點樂逍遙:北投溫泉是台灣溫泉之首,從日據時代就聞名海內外,連昭和天皇裕仁在當皇太子時,就曾來過北投溫泉區參觀,相傳孫文也曾到此一遊。美如仙境的溫泉鄉有三多:「過往風流韻事多」、「幽美雅緻的日式建築多」、「景觀餐廳美食多」,喜好到郊外旅遊、泡湯養生,或享受美食的人們,絕不可錯過北投這個豐盛的觀光景點。

    十六世紀時,西班牙國王奉行的精神是「勇敢向前續航,征服更多領土。」想征服更多領土,除了船堅兵強之外,尚須不時補充砲彈、槍彈火藥,而硫磺則是製造火藥的原料,深具商業及軍事價值。

地熱產硫磺 爭火藥商機

    西班牙人在西元16世紀於馬尼拉建立殖民地,並且征服菲律賓一帶島嶼,當時曾派艦隊偵查台灣,並曾登陸且到過北投,傳聞可能是為了想獲得火藥的原料;17世紀,荷蘭人捷足先登,在台灣南部建立轄區,而與荷蘭長久競爭海上霸權的西班牙,遂開始佔領台灣北部(即今日台北淡水、基隆一帶),直到1642年,荷蘭人攻陷基隆,趕走了西班牙人,才結束了西班牙人在台灣北部的統治。

    之後,清朝派兵打敗荷蘭人,更多漢人移民台灣墾荒,清朝與日本簽署馬關條約後,日本人取得台灣,雖遇黑旗軍反抗,但終究展開了統治台灣殖民地的時期。 台灣這塊土地,歷經各國軍隊的搶奪,為的都是商業利益,期間也有不少神職人員前來傳教及提供醫療服務,而溫泉區歷經商貿、搶奪、占領,到日本殖民時代,才因為日本人深諳泡湯養身之道,開始發展成為繁榮的溫泉鄉。

北投旅遊2-1

硫磺煙裊裊 敬畏尊女巫

    在數百年或更早之前,北投在原住民平埔族的眼中,是一塊充滿石礫及有著燙熱泉水的土地,濕氣重再加上終年刺鼻味道的白煙繚繞,宛若神秘又險惡的地域,鳥獸若飲了那泉水,有可能會生病或死掉,而原住民在四周居住,倒是早已習慣硫磺氣。基於尊敬自然界天地的美麗與神聖, 這塊土地被稱為「女巫」, 平埔族語發音為:「Kipatauw」,Ki為開頭語,「Patauw」為女巫,後來清代漢人來台開墾,也就隨俗翻譯自平埔族語,把「Patauw」稱為「北投」。

    彼時的人們不了解溫泉的特性,而產生了害怕與敬畏心,視溫泉為有毒的水而不敢太靠近;郁永河在紀錄採硫日記的《裨海紀遊》裡提到:「草色萎黃無生意⋯硫氣甚惡⋯穴中毒焰撲人,目不能視,觸腦欲裂」;《諸羅縣志》裡則記載:「磺氣噴天起,泉流熱勝湯,魚蝦觸之死。」;《續修臺灣府志》更是形容:「內北投在磺山左右,毒氣蒸鬱,觸鼻昏悶。」《台灣通史》則記載:「硫磺產於淡水,為今北投之地。當西班牙人據臺時,曾掘取之。而瘴毒披猖,蟲滋水惡,工人多病。」;《台灣通史》施琅篇寫道:「淡水窮年陰霧,罕晴霽,硫磺所產,毒氣熏蒸,戍卒多病死」,並提到北路營參將阮蔡文不聽勸告,探視硫磺時過於靠近,竟中瘴病,返北京路途中死亡,得年五十。阮蔡文的《祭淡水將士文》亦寫道:「煙瘴⋯毒氣朝薰兮煙嵐暮抵」開採硫磺因需長期身處硫磺區,隨時接觸到極高濃度的硫磺化合物,硫化氫是有毒性的,原住民不像外來人般接近硫磺,反而不會受害。至於現在的溫泉區域,多數為引溫泉管線到溫泉池,遠離硫磺噴氣孔,且泡湯溫泉池的通風環境良好,並不會發生硫化氫中毒。

北投旅遊3-1

德人發現溫泉 日人開發養生

    相傳德國人奧里發現北投溫泉,而日人大量開發溫泉旅社,北投漸成為台灣重要溫泉區。其實溫泉早已存在,由奧里「發現」應該是誤傳,觀光局taiwan.net.tw網站所提供資料較為正確,奧里跟平田源吾均為早期將北投溫泉作為觀光商業開發的商人:

    「清光緒20年(1894),德籍硫磺商人奧里(Ouely)利用北投溫泉興建溫泉俱樂部,為北投溫泉開發之始。1896年,日本大阪商人平田源吾發現北投溫泉質佳,極富觀光與商業價值,故於北投溪畔開闢台灣第一家溫泉旅社─「天狗庵」,成為北投溫泉浴場的先例與濫觴。」

    甲午戰爭失敗後,台灣於1895年進入日治時代,喜歡泡湯養生的日本人把原本是硫磺礦場的北投,逐步接上溫泉管線,建起一棟一棟的日式建築,這也是北投日式建築特別多的原因之一。

鶯燕溫柔鄉 尋歡飲酒樂

    日治時期,台灣四大名泉之首的北投溫泉,讓日人平田源吾不僅建普濟寺供奉湯守菩薩來保祐溫泉事業,更在1909年發行《北投溫泉誌》。各方的推波助瀾下,1913年,日本政府台北州廳仿照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在今北投「溫泉博物館」現址設立「北投溫泉公共浴場」,日本高官貴族紛紛來台參訪北投公共浴場,首任總督樺山資紀在北投興建軍人療養醫院,讓戰爭中受傷的日本軍人,在養生的溫泉鄉裡療養傷勢。

    傳說孫中山曾到訪北投溫泉公共浴場,而1923年日本皇太子裕仁來台巡視草山及北投,裕仁參觀完溫泉公共浴場後,涉過北投溪以便勘查北投石。而涉溪時,置放在河裡協助裕仁踏踩過溪的石塊原本被保存紀念,但後來都遺失,只剩下「皇太子殿下御渡涉記念」碑。碑文刻字為日本用語「記念」,而非漢語慣用的「紀念」。

    當時日本人開設的溫泉旅館,還有提供「女侍應生」的服務,泡湯客人可指定女侍應生服侍陪浴,而日本軍官在空戰前一晚,不少人會召妓買酒作樂,在可能即將逝去生命的前夕,以狂歡度過最後一夜,因此讓當時的北投溫泉成為知名的溫柔鄉。

    台灣光復後,駐台美軍召妓情形不減。1954年,北投成立了「女侍應生住宿戶聯誼會」,合法提供性服務,北投成了知名的風化區,此地燈紅酒綠,外國觀光客皆聞名探訪,「限時專送」這個接送女侍應生到達客人指定地點的服務行業也因而誕生,除了載送女侍應生,也會載送居民、學生、遊客上下山或代為購物。當年,許多溫泉旅館都有那卡西樂團,娛樂前來消費的客人,直到女侍應生遭禁,那卡西也逐漸蕭條。

    1967年12月22日,美國《時代週刊》以專題「消遣娛樂:五日豐收之旅」間接地介紹北投溫泉,並刊登了一位美國軍人由兩位女侍應生服侍陪浴的照片,台灣的一些衛道人士大加撻伐,認定色情業有損國際形象,再加上廢娼的考量,陪浴的情形於數年後終於被禁止。

北投旅遊4-1

禁娼曾蕭條 今純泡湯樂

    為整頓治安、取締色情行業,官方仍堅持禁止性產業寄生於北投,以求洗刷自日本殖民時代留下來的情色區的汙名。廢娼後的北投,少了脂粉味只剩溫泉,又遇到客人紛紛轉到市區唱卡拉OK,及外國人不像以前趨之若鶩,再加上部分旅社跟泡湯設備逐漸老舊,生意一落千丈。

    1998年,北投公共浴場被列為三級古蹟,經整修成為北投「溫泉博物館」,隔年並訂為「北投溫泉年」,北投溫泉經官方與民間合作推動,重新讓全島民眾憶起北投的溫泉產業,回舊地重遊,北投自此成為台北市山區純觀光旅遊及泡湯的度假勝地。

    近年來,許多新的餐廳、溫泉飯店紛紛在幽雅路、光明路等陸續興建營業,包含新北投捷運站通車、北投溫泉區離台北市中心近,再加上周休二日的旅遊契機及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觀光等幾項利基點,讓北投溫泉旅遊逐漸恢復繁榮。

溫泉博物館 溫泉史紀錄

    北投溫泉博物館位於新北投捷運站對面的北投公園內,博物館裡除了保存日式建築、大浴池跟彩繪玻璃等特色外,裡面還有展覽場跟影音播放室,詳盡地介紹記錄下來的北投400多年溫泉發展史。

    當年泡湯客在一樓沐浴泡湯後,沿樓梯上樓到望樓(陽台)賞景,或是到榻榻米大廳乘涼聊天,在二樓可以下棋、品茶、用餐,盡興遊樂後才回家。一樓的大浴池長9公尺,寬6公尺,最深130公分,四周有仿羅馬式拱廊及列柱。

    館內展示了許多北投地質及溫泉歷史資料、硫磺產業的照片及硫磺標本,也展示了全台灣最大的北投石,並且詳細介紹北投石的發現經過及成分,以及標註李遠哲的清華大學碩士論文「北投石的放射性研究」曾提到北投石的價值及危險性。鐳在衰變期會產生氡氣,而氡氣是世界上公認的有毒氣體,若將北投石放置於密閉空間,產生的氡氣將危害到人的身體健康。

    近年許多不肖業者吹噓北投石的療效,甚至發生盜採北投石牟利的犯罪事件。事實上,健康的人接近放射性物質,放射線因穿透力極佳,會穿透肌膚,雖然會殺死不健康的細胞,但是也會破壞健康的細胞,長期接觸將造成病變,增加罹患癌症的可能。

北投旅遊5-1

地熱谷冒煙 青磺泉湧池

    日治時代的台灣八勝十二景之一,地熱谷面積約 3500平方公尺,是天然的硫氣和青磺溫泉湧池,位於北投溫泉親水公園旁邊,中山路及溫泉路間的低窪地,泉質屬於腐蝕性強的酸性,該處噴氣孔密布,終年白色蒸氣繚繞,有「礦泉玉霧」及「玉泉谷」的美稱。泉水溫度高達90度,甚至100度,是北投最高溫的溫泉,在1980年代前,遊客很喜歡在那裏煮蛋,稱之為溫泉蛋,但是曾發生失足燙傷事件,因此被戲稱做「地獄谷」或「鬼谷」。政府將之整治及設置欄杆,以維護遊客的安全。雖然現在無法到池邊煮溫泉蛋,但是一些中老年人重遊舊地時,總是眉飛色舞地跟年輕的親友訴說當年的盛景,而自池裡飄起的白色煙霧瀰漫,美景依舊。

凱達格蘭館 秀原民藝術

    除上述旅遊點外,尚有許多旅遊點值得一遊,「凱達格蘭文化館」位於溫泉博物館斜對面,館內提供與原住民相關主題的傳統文物及多媒體播放展示、原住民藝術展覽、表演空間等場所;「北投溫泉親水公園」面積約6萬餘平方公尺,除了沿溪棧道、露天劇場外,在銀星橋下游的溪流中,則設置了泡腳區;張學良的舊居位於離車站幾分鐘車程的山腰上,現在租給民間經營特色溫泉餐廳 「少帥禪園」,再往前幾公尺,則是「北投文物館」,館內提供北投文物展覽、藝文表演及場地租賃等服務。

機車服務夯 載客遊北投

    以前的「限時專送」服務,並未走入歷此,由於價格比計程車便宜許多,目前北投尚有約有八家機車載客服務的車隊營業,電話隨叫隨到。機車載客機動性強,載遊客上山、居民買菜購物、上下學,或是委託代購物,都不怕會堵車塞在車陣裡。據說一些名人夫妻因為不方便拋頭露面,或是基於懶得下山,偶而也會請機車服務代為購物。據北投公館路25巷口機車服務的騎士表示,基本車資40元起,到張學良的舊居50元,代購物一趟是車資加20元,若買不同地方的東西,則加40元。

    國中時住北投的網友Kate說:「有次上學叫兩台車結果只來一台,那天我跟同學坐騎士後面三貼,在經過北投火車站(就是現在的新北投捷運站)前的圓環壓車壓太低就摔了...這就是我對限時專送的回憶。」

    當年「限時專送」的騎士,隨著歲月成長已變成老先生,騎車較以前穩重,不僅自己戴著安全帽,還會為乘客多準備一頂,以免違規。在北投街道上,不時會看到騎著野狼125打檔機車的老騎士,載著買菜的婆婆媽媽,送完一攤又準備接下一攤載客服務,比起年輕人還努力工作,這就是北投歷史文化所產生的其中一個特殊的行業。

圖說:硫磺噴口散布火山裂口處,地上的熔岩及硫磺結晶仍是火燙,冷不防就會噴出高溫夾帶硫磺氣的白煙。

圖說:硫磺噴口處終年白煙繚繞,味道刺鼻,泉水溫度非常高,魚蝦無法生存,牲畜不小心跌入池中會被燙傷或燙死。

圖說:飄著微雨的北投,在清晨5點多時,空氣顯得清新,月亮猶掛半空中,等著喚醒太陽,天色微光泛著多樣的色彩。攝於張學良將軍舊居,現在的景觀溫泉餐廳少帥禪園門口。

圖說:日據時代日本人繪製的大屯山區域地圖中出現北投溫泉等字樣,足見當時溫泉業十分蓬勃發達。 (翻攝自溫泉博物館,經本刊後製修整上色)

圖說:雨後陽光灑落於層層相疊的日式建築屋頂上的黑色屋瓦,富有詩意。(攝於少帥禪園)

圖說:日據時代為紀念「日本皇太子裕仁參訪北投」所設置的紀念碑

圖說:2樓播放數十部在北投拍攝的老電影,連外國人都好奇地趨前一探。

圖說:仿羅馬式大浴池

圖說:館右側的溪瀑常被當作是拍攝人像照片的背景。

圖說:博物館的特色建築,常受到即將踏上紅毯的新人們青睞,常有不同的伴侶在此地取景拍婚紗照。

圖說:溫泉博物館日式建築饒富古色古香特色

圖說:二樓迴廊可通往藝術品展示空間,日據時代時,這裡是品茗、下棋的聚會場地。

圖說:此為目前已發現最大的北投石,重約800公克。

圖說:入口處的遊客,總是絡繹不絕。

圖說:地熱谷溫泉煙霧自池內飄起,場面極為壯觀,現圍起欄杆,以避免遊客跌落燙傷。

圖說:從事機車載客21年的騎士正載著買完菜要回家的老先生,機車兩側的特製掛鉤掛著幾袋菜。

 

BOX

    昭和天皇,本名裕仁,是日本第124代天皇,在位63年,享年87歲,是現任天皇明仁的父親。裕仁是歷代天皇中在位時間最長及最長壽的天皇。1921年訪問歐洲,當年11月出任攝政親王,1923年應第8任台灣總督田健治郎邀請,以皇太子身分訪問台灣。田健治郎是個值得一提的人物,他以漢文書寫了25年的日記,直到死前。史上資料記載他是派任台灣的首位文官總督,為了籠絡民心,在就職會上自稱姓「田」,是漢裔日本人。以他到死前仍以漢文寫日記的不尋常習慣看來,的確有可能具有漢人血統。

 

BOX

北投石小字典

    北投石是以台灣為命名的具放射性的結晶硫酸鹽礦物,此種溫泉沉澱結晶物,全球僅分布於北投溪地熱谷溫泉區下游及日本玉川,成分主要為硫酸鋇與硫酸鉛,它的放射性則來自夾雜其中具放射性的微量鐳,撿拾或盜採者將觸犯《文化資產保存法》,依第九十四條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BOX

令台灣蒙羞的報導

    《時代週刊》「消遣娛樂:五日豐收之旅」的報導裡提到, 士兵們被提醒:「在台北應避免坐巴士,以免皮夾被扒竊;每次勿買同一個女人超過24小時,因為早上她看起來通常不會像原先好看。」文章裡還提到,台北除了有收藏大量中國藝術品的國立博物館(應指故宮博物院)及一些文化古蹟外,被選為美軍休息與娛樂的地方,則因為有殷勤柔順的女孩和卓越的食物。

(著作權為言輕所有,請勿COPY複製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7V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